新丝路

字:
关灯 护眼
新丝路 > 大明:我真的只是普通人 > 第338章 晋国公

第338章 晋国公(第2/2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

    虽说他做了这么事情也当得起老朱封他这个国公了,但既刚拿了老朱这个国公就当做些事情的。

    对老朱的吩咐,陈恪倒也没推辞。

    说着老朱问道:“你说咱要迁都如何?”

    能掌天下的政权,很少会把都城定在南方的。

    “甚好啊,早就应该迁,倒不是说应天不好,只是都城在应天,对北方控制不足,水路也方便,倒也不必担心粮食运送不过去。”

    陈恪赞成,老朱又问道:“你觉得该往哪里去迁?”

    当年,朱棣迁都北平,一方面是因要北平是他老巢,他回北平才能更好控制朝政。

    另一方面,北平的确是有做都城的必然性。

    “北平。”陈恪吐出了两个字。

    对于这个结果,老朱有些吃惊。

    陈恪继续解释,道:“河东、汴梁、洛阳、长安乃是四个最适合做都城之地,河东地势高,可以控制西北,但天气比较冷,汴梁连着黄河、淮水,不过无险可守,洛阳有山有水,但山不险,水不雄,长安虽为最合适建都城之错,但长安的水不好用。

    因长安千百年来的繁荣,人口激增过甚,隋文帝因汉长安城的饮用水变咸,还在长安城的东南方向重新营建都城,唐中宗时期,更甚,街道和百姓家中的井水又咸又苦,在北宋年间,长安城内甚至有一大半的井水都是咸的。

    若迁都过去,人口肯定要增加,这种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的。”

    这些问题可并非陈恪的空穴来风,那都是有据可查的。

    “北平紧邻北元,可控制北元,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,有都城抵挡着北元铁骑,百姓何有不放心?”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